暨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前身是成立于1958年的马列主义教研室,1993年与德育中心合并改称社会科学部。2016118日,成立马克思主义学院。

现为广东省首批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拥有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博士、硕士学位授权点,以及马克思主义理论本科专业,形成马克思主义理论本硕博一体化人才培养体系。

学院现有中央统战部、中宣部、教育部、国家民委“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基地”、教育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创新发展中心(网络舆情工作)、广东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暨南大学研究基地、广东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暨南大学研究基地、广东省高校意识形态与网络理论舆情研究中心、文明广州与文化强国研究基地、广东省微课示范教学点、中华文化传承传播研究中心、广州市青年马克思主义理论人才培养研究重点基地等10余个教学研究平台。

学院现有国家级人才计划入选者、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中宣部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全国优秀教师、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年度影响力人物、教育部“高校网络教育名师培育支持计划”、全国高校优秀思想政治理论课示范课百人巡讲团、全国高校优秀中青年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择优资助计划、广东省“特支计划”人才、广东省理论宣传青年优秀人才等各层次人才10余人,获评南粤优秀教师、广东省“优秀社会科学普及专家”、广东省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广东省“我最喜爱的思政课教师”等荣誉称号,打造了一支思政强军。

学院两次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连续4次获广东省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获全国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一等奖、三等奖,教育部首届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展示活动特等奖、一等奖,粤桂琼赣滇五省(区)高校思政课青年教师基本功比赛一等奖,广东省高校思政课党史教育优质课例展示活动一等奖、广东省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教学展示交流活动一等奖等奖项。9次获得广东省高校思政课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比赛一等奖。打造了国家精品课程、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广东省一流本科课程,获得首届中国大学“最美慕课”一等奖、教育部思想政治理论课名师示范课堂、广东省研究生示范课程、广东省思想政治理论课优质课程等荣誉,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教学水平不断提升

学院负责全校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和港澳台侨的“国情教育”课程教学工作,设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思想道德与法治、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形势与政策、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港澳台侨生国情教育(社会科学部)等8个教研中心。经过多年的实践,马克思主义学院针对暨南大学的侨校特色,构建了以文化自觉理念为指导的思想政治教育与国情教育共通共融的教研模式,建立起文化育人的长效机制。以教学为立院之本,为内招本科生开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思想道德与法治”“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形势与政策”六门思想政治理论课,为港澳台侨本科生开设“大学与人生导论”“中国社会发展导论”“中国传统文化概论”三门国情教育课程。

学院教师近年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重点项目、年度项目等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100余项,获批科研经费1500万元以上,出版学术专著、教材40余部,在学术期刊发表论文400余篇,在《求是》《马克思主义研究》《哲学研究》《历史研究》《政治学研究》《中共党史研究》《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等国内权威期刊发表论文50多篇,并被《新华文摘》《中国社会科学文摘》《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人大复印资料》、中国社会科学网、新华网、人民网、光明网等广泛转载,反响良好。为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提供决策咨询服务,多篇资政报告获中央或省部级领导批示。获有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广东省教育系统党史学习教育优秀理论成果特等奖、一等奖,广东省优秀德育论文奖、广东省优秀图书奖、中国大学出版社优秀教材奖等奖项。

学院大力推动学科发展,构建了“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中国”系列学术研讨会、学术讲座、青年学术沙龙等学术交流机制,为思政课建设提供了有力支撑。学院教师自觉承担起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积极承担社会责任,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进一步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实践的创新研究,让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人心、落地生根。

学院以“铸魂载道、润心化人”为院训,以“团结、求实、进取”为管理理念,努力营造宽松、和谐的人文环境,打造人尽其才、各展所能、公平公正、和谐友爱的学院文化。


(2024年10月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