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7日上午,暨南大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基地举办中华民族共同体大讲坛第七讲,由基地学术委员会主任、中国民族史学会副会长、云南大学教授刘正寅主讲《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对中华民族共同体凝聚发展的作用与意义——兼论“三交史”研究的范式、方法与史料》。此次讲座由暨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中华民族凝聚力研究院院长、基地常务副主任程京武教授主持,基地青年研究员及各学院师生20余人参加活动。
刘正寅教授从历史维度出发,深刻阐释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对中华民族共同体凝聚发展的作用与意义。他表示,中华民族共同体作为一个有着密切内在联系的统一整体,是经过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而凝聚形成的,并在中国各民族共同发展中不断巩固与发展。他围绕中华民族历史发展脉络,结合史料探讨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萌芽塑造与发展演变。他指出,研究中华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史要贯彻落实中华民族史观,以中华民族共同体视角、全球视角,综合运用相关学科的理论与方法进行跨学科的考察,实现研究内容的多方面、多层次、历时性与共时性并重。
程京武作会议总结。她表示,此次论坛为基地进一步深化中华民族共同体相关理论研究提供了新范式、新方法和新思路,从历史视角探究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对中华民族共同体凝聚发展的作用与意义,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了学理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