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7日下午,暨南大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基地举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开放论坛,邀请7位来自不同学科的专家就如何从多学科角度推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发表学术观点。论坛由暨南大学党委副书记、基地主任夏泉主持,近百名暨大师生参加论坛。
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所长王延中从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的总体背景、主要内容等方面出发,讲述了新时代以来中国共产党不断增强对民族工作的重视,持续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建设。他认为,“民族工作是事关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的重大问题,既是重大理论问题,也是重大建设问题”。他强调要正确理解与把握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若干重大关系,并通过分析“中华民族共同体理论”与“人类命运共同体理论”的异同来深入理解和阐释习近平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思想和新时代党的民族理论的重大创新。
北京大学博雅讲席教授马戎以“对中国民族的概念史分析”为题,阐述了中国“民族”概念史的发展历程。他认为,当今社会族际互动全面不断强化,在近代中西文化交流的大背景中,必须深刻理解中华文明之根,讲好核心概念,清楚阐释“民族”核心概念的定义,摒除含混和多重涵义的不同解读,厘清民族理论、制度、政策争论中的误区,实现在基础性概念上达成共识,从而在学理上推进我国的民族研究,切实推进相关理论创新和体制政策调整,在新的历史时期共同构建中华民族共同体和中华民族的文化认同。
复旦大学哲学学院教授邹诗鹏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专业视角来思考中国民族国家的理论建构。他以“马克思是不是支持民族国家理论”问题引入,认为马克思在对历史法学派的保守主义、对欧洲单一民族国家形式、对欧洲中心主义等思想的批判,形成了区别于传统西方价值观念上的民族国家理论。他指出,“马克思关注的是全世界被压迫民族和人民的解放”,其民族国家理论必然蕴含着一个多民族国家观念,这一观念对于理解中国多民族国家建构以及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中国传媒大学新闻传播学部学部长高晓虹围绕“以融合传播推进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设”主题发言。她从三个方面阐释融合传播手段为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所提供的新路径。一是运用新媒体手段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让各族人民在优秀传统文化的浸润下,树立文化自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二是创新红色文化传播方式,讲好中华民族共同体故事。红色文化背后蕴含的是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中华民族共同体理念,要运用视听新媒体,把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文化传承好。三是用融媒体手段打造视听精品,总结、介绍中国式现代化成果,凝聚中华民族共同奋斗的磅礴伟力。
中央民族大学副校长麻国庆以“东南亚华人跨国流动与环南海区域的文化交流”为题,以社会学的两个维度讲述了华侨华人在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建设中的位置与贡献:一是在物的流动方面,华人依靠资本关系与商品形式参与和推动了环南中国海区域的物的流动与区域贸易网络的形成;二是在人口流动方面,华人通过中华商会等组织促进了中华文化在海外的传播与交流,增强了文化认同感。他指出,华侨华人的贸易往来与文化交流是在全球化过程中发生的。在全球化体系中,“如果我们用中国式的‘和而不同’观念来处理很多全球性的问题,会带有非常深刻的一套的文化解释力”,这是处理不同文化间关系的基本原则。
吉林大学党委副书记韩喜平分三点展开讲述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如何推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一是要深入阐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二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必须要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立场、观点、方法,如坚持人民至上、坚持问题导向、坚持胸怀天下等世界观、方法论。三是要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学习借鉴其他学科的优势与长处,博采众家之长。
新疆大学副校长顾光海以“加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理论与实践”为题,从三个方面来探讨如何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铸牢新疆各族群众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一是准确把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内涵,从辩证唯物论的认识论角度来深刻理解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四个共同”。二是把握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与新疆的民族文化逻辑关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新疆各民族的文化基因、文化血脉、精神命脉,各民族文化始终扎根中华的文明沃土。三是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核和本质出发,通过挖掘文化资源、丰富文化载体等形式增强新疆各族群众对中华文化的认同。
暨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程京武作论坛总结发言,她表示此次开放论坛聚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主线,7位学者从马克思主义理论、新闻学、哲学、人类学、民族学、社会学等多学科聚焦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问题,从理论到实践多角度进行思考与探讨,对于深入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问题研究,全面推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着力培育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具有深远意义,是一次高水平高质量的学术盛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