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5月19日下午,由广州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主办,暨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文明广州与文化强国研究基地承办的“新时代岭南文化传承弘扬与广州城市形象构建”学术研讨会在暨南大学石牌校区第一文科楼5楼多功能会议室举行。
(图|会议现场图)
广东省作家协会主席、暨南大学原党委书记蒋述卓教授,广州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科研规划部杨霖部长,广州岭南文化研究会会长、广东财经大学江冰教授,联合国教科文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政府间委员会咨询专家、联合国教科文民间艺术国际组织IOV全球发展副主席、暨南大学文化遗产创意产业研究院院长陈平教授,广东外语外贸大学中国语言文化学院、文化产业研究中心副主任王焱教授,华南农业大学人文与法学学院吴琪副教授,暨南大学社会科学研究处处长潘启亮研究员,暨南大学中国文化史籍研究所副所长吴青教授以及暨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的师生代表参加活动。会议由暨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张龙平教授主持。
潘启亮在致辞中指出,广州市“十四五”规划建议着力实施文化强市战略,打响以岭南文化为代表的“四大文化品牌”。暨南大学扎根岭南大地,传承弘扬岭南文化义不容辞,将落实学校文化建设纲要,助力广州打造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城市范例,以实际行动践行习近平总书记莅校视察时的重要嘱托。
杨霖在致辞中表示,本次研讨会聚焦岭南文化的传承弘扬与广州城市形象构建,是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城市文化建设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的体现,希望与会的专家学者们可以多维度、多层次地做出讨论和研究,为广州“十四五”规划中提出的文化强市战略建言献策。
专家发言环节中,蒋述卓以“广州城市与岭南风骨”为题发表见解。他指出,岭南风骨是一种柔中带刚的精神文化传统,其温柔而刚正、温雅而雄直、温情而精猛,体现为以淡定而惊人的情绪心态将创造力融入日常生活之中,逐渐演变为广州城市的文化标识和符号,成为广州城市形象构建的深厚基底,成为岭南文化传承和弘扬的强大动力。
江冰以岭南文化的空间意识为切入点,就传播岭南文化和讲好广州故事展开论述。他指出,低调、务实、包容和进取是广东人的个性特质,代表着一种敢为人先、从容前进的岭南“雄直之气”。我们要挖掘背后蕴藏的丰富故事资源,讲好广州故事,进而传承与弘扬新时代岭南文化。
陈平阐述了岭南文化遗产在广州城市形象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她表示,可通过多种艺术形式表达岭南文化遗产内涵,促进广州动态多元的国家城市形象构建和传播,提升广州在国内外发展竞争中的话语能力和吸引力,为岭南文化遗产传承和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做出贡献。
王焱围绕“广府饮茶文化的弘扬与广州国际城市形象的构建”这一主题发表见解。她认为广府饮茶习俗是岭南文化主要表现形式之一,可以此为切入点,打造虚拟仿真空间,让外国友人沉浸式体验饮茶习俗,推动广州国际城市形象和岭南文化国际传播,打造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国际战略传播体系。
吴琪认为,改革开放以后,广东经济发展步入全国前列,岭南本土文化与外来文化碰撞、交织、融合,塑造了新世纪的广东文化精神,也推动了岭南文化在全国范围内的弘扬与传播。随着时代发展,岭南文化将面临更多不同文化力量的冲击,如何在新时代传承弘扬岭南文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吴青展示了16到19世纪时西方人视角中的广州形象。她认为,在广州城市史研究中,需大量引入“他者的观察”,从宏观、全面、多维的视角去观察近代广州在世界历史中呈现的复杂而饱满的历史镜像,还原出一个“多元立体、具体而微的近代广州”。
史军围绕“岭南生态文化传统与广州生态城市形象建构”这一主题展开论述。他从环境人类学的视角切入,梳理了岭南生态文化历史传统,诠释了岭南生态文化传统与广州生态城市的形象建构的关系,对广州城市建设的可持续发展展开了多角度、多层次的阐释和探讨。
史怀刚以“岭南文化创新精神的历史生成及当代启示”为题发表见解。他指出,岭南文化是一种海洋文化、移民文化,是中原文化与岭南土著文化的融合碰撞,其多元性、开放性和包容性为解决中华文化和世界文化交流发展之间的矛盾提供了借鉴和参考,更为其自身的传承和创新找到突破口。
于小涵以“文化产业园区对广州城市空间构建的研究”为题,就城市文化和城市空间的关系对广州城市空间演化的增长极作用展开讨论。她认为,要解决当前广州文化产业园区的问题,需打造具有物质价值与社会意义的城市文化地标,从而推动广州城市文化空间的构建。
最后,暨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程京武教授作总结发言。她表示,本次研讨会是高屋建瓴和鲜活生动的有机结合,整体聚焦于广州文化强市建设,服务于国家文化强国发展大局,为岭南文化如何创新性地弘扬和传承、广州文明城市形象如何构建做出了多样化的研讨。未来,马克思主义学院和基地将会持续聚焦问题、思考问题,既追根溯源又着眼长远,集团队之力回答基地关注的问题,为文明广州、文化强国建设献言建策,做出基地应有的贡献,促进岭南文化的创新性发展和广州国际城市形象的传播。
图片|李冰
初审|伍凯玲
终审|张龙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