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院谢长安、揭锡捷两位老师斩获“第七届本科课程新任教师教学竞赛”二等奖

发布时间:2023-04-04 发布单位:马克思主义学院

近日,暨南大学第七届本科课程新任教师教学竞赛决赛在石牌校区圆满落下帷幕。本次教学竞赛决赛决出人文社科组一等奖4名,二等奖7名,三等奖17名。我院谢长安副教授、揭锡捷老师代表学院参赛,双双荣获二等奖。


教师简介

谢长安,暨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社会主义经济理论、当代资本主义、国际政治经济学。主讲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教学设计亮点

本节课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第四章“资本主义的本质及规律”中第三节“资本主义上层建筑”的教学内容。第四章第一、二节已经介绍了资本主义经济基础的内容(资本循环、资本周转、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内在矛盾等)。第三节进入“资本主义上层建筑”知识的讲解,本讲“资本主义国家”是“资本主义上层建筑”的重要领域,既需要我们运用唯物史观基本原理“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更需要结合近代西方历史和当下西方政治现实,讲清楚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由来与实质,避免意识形态式的简单说教,破除西方新自由主义塑造的种种神话。

教学设计创新

本讲涉及到意识形态问题。由于受到西方新自由主义思潮的影响,加上对历史知识的了解不够深入,个别学生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本质的认识还不够清晰。因此作出两点创新:

第一,回到历史。在讲授中,首先回溯近代西方历史,探寻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历史起源,引导和帮助学生们正确认识资本主义政治制度产生于西方特殊的“土壤”和历史环境,让学生们能够从历史事实而不是从抽象的理念出发分析和谈论问题,摆脱西方流行口号和理念的误导。

第二,对比和案例教学。紧密结合当下西方的现实,通过运用看似熟悉平常的案例(如西方发达国家抗“疫”失败、2008年金融危机和最近两年疫情期间西方政府的表现、特朗普经常提及的“世界深层政府”等),引发学生们的思考,理解西方制度“天下为私”的本质。



教师简介

揭锡捷,暨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研究领域为文化哲学,主要研究方向为共同体与文化认同。主讲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和《思想道德与法治》。

教学设计目标

本节课程源自《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第六章的第四节,旨在引导和帮助学生在学习中华民族奋起抗战抵御外敌入侵的基础上,深刻理解中国共产党在抗战中所发挥的中流砥柱作用及呈现,充分认识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就是中国共产党发挥中流砥柱作用的伟大胜利,在呈现史实、驳斥谬论中引导学生牢固树立对我们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国共产党的认同,尤其是引导学生认识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重要意义,从而夯实政党认同的情感基础和理论基础。

教学设计思路

首先,通过详细讲述“中流砥柱”的内涵,帮助学生理解“中流砥柱”一词和抗日战争的渊源和联系;其次,从问题导入,引导学生分析思考抗战中的中国共产党为何能够成近日,暨南大学第七届本科课程新任教师教学竞赛决赛在石牌校区圆满落下帷幕。本次教学竞赛决赛决出人文社科组一等奖4名,二等奖7名,三等奖17名。我院谢长安副教授、揭锡捷老师代表学院参赛,双双荣获二等奖。


教师简介

谢长安,暨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社会主义经济理论、当代资本主义、国际政治经济学。主讲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教学设计亮点为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结合史实重点讲授中国共产党在抗战中发挥中流砥柱作用的具体展现;最后是总结和思考。


据悉,本次教学竞赛共有200多名来自31个学院的本科课程新任教师参加,其中人文社科组仅28人入围决赛。决赛中,参赛选手结合“课程思政”“四新”建设等要求,以“两性一度”为标准,展现了良好的教学素养、教学技能和精神风貌。

课堂教学是本科人才培养的“主渠道”。我校本科课程教学竞赛坚持以“以赛促教、以赛促练、以赛促学”为目标,鼓励教师积极开展常规教学思想和技能交流。今后,我院将持续立足学科特色和自身优势,继续落实教师交流、教学竞赛等活动常态化,助力青年教师夯实教学基本功,推动专业教学素养和教学能力再上新阶。



图片|刘珍

文字|覃姗姗

责编|陈濛

复审|田明

终审|柏元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