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联俊 温斐 刘轩羽
2022年4月17日,暨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育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创新发展中心主办的“中国共产党的理论创新与实践探索”高端学术论坛在暨南大学举办。来自国内多所知名高校的11位马克思主义学科领域知名专家学者参与了本次论坛的主旨演讲,与会专家学者围绕“中国共产党的理论创新与实践探索”主题展开了广泛而深入的探讨。论坛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形式举办,专家代表50余位,线上线下参会人员800余人。
(论坛现场)
暨南大学党委书记林如鹏在致辞中表示,自暨南大学于1906年建校以来,始终与党和国家的命运紧密相连,始终服务于党和国家的发展需要,此次学术论坛的召开是为党和国家的发展需要贡献智慧和力量,具有重要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广东省社科联党组成员、专职副主席、《学术研究》主编叶金宝研究员在致辞中表示,本次高端学术论坛以“中国共产党的理论创新与实践探索”为主题是广东省社科界贯彻落实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的重要体现,百年党史和中国马克思主义发展史都深刻表明,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是形成当前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现实土壤。
一、坚定百年大党的历史自信
欲知大道,必先为史。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新的赶考之路上,我们能否继续交出优异答卷,关键在于有没有坚定的历史自信。”坚定百年大党的历史自信,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必然要求,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使命的强大精神动力。
武汉大学原党委副书记、中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首席专家、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召集人骆郁廷教授以“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历史认同”为题,认为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历史认同的实质是对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历史的政治认同,其核心是对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政党认同。这种历史认同具体表现为“对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人民百年奋斗的伟大成就认同”、“共产党百年奋斗的历史经验认同”、“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三大理论飞跃的理论创新认同”、“对中国共产党的建党精神、精神谱系与核心价值的崇高精神认同”、“对中国共产党先进政党性质的认同”五个方面。
华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中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首席专家陈金龙教授以“中国共产党历史自信的多维度思考”为题,从四个维度对历史自信作深刻解读:一是从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历史意义、历史经验、精神谱系的认识来理解历史自信的内涵;二是从中华民族五千年的历史积累与文明积淀、中国共产党的政党性质、人民的拥护和支持、历史认知以及对历史规律的把握来理解历史自信的底气;三是从政党自信、国家自信和民族自信的角度来理解历史自信的特点;四是从塑造世界大党形象、为中国共产党长期执政提供历史智慧、引导全党全社会坚定“四个自信”、消除历史虚无主义的影响来理解历史自信的功能。
二、推进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创新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把“坚持理论创新”概括为党百年奋斗的十条历史经验之一,揭示了中国共产党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的成功密码,坚持理论创新也是中国共产党能够立党、兴党、强党之道。
山东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中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专家张士海教授以“中国共产党理论创新的百年历史经验”为题,认为对于马克思主义要坚持但不能僵化,要发展的同时也要谨防自由化倾向,要树立科学的马克思主义观。并从“准确把握马克思主义在人类社会发展史中的地位”、“准确把握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问题”、“准确把握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方法”三个视角具体阐释应如何正确认识和科学把握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的公平正义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公平正义问题不仅被视为政治哲学的核心问题,同时也是广受关注的现实问题,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政治文明和法治建设提供了理论动力。南开大学副校长王新生教授就“当代中国正义问题研究的理论逻辑与现实逻辑”做主旨演讲,他认为从理论逻辑看,当代中国正义问题研究的兴起受到了以罗尔斯《正义论》出版为契机的政治哲学当代复兴的影响,罗尔斯以正义取代效用,并将“社会基本结构”视为社会正义原则的主要问题,使其成为当代政治哲学的核心议题;从现实逻辑看,当代中国正义问题的研究是中国社会转型的现实逻辑的理论映照:中国正从新中国成立后形成的“平等取向的社会”向新时代“公平取向的社会”转型,新的“社会基本结构”正在逐渐形成。中山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林进平教授以“公平正义:美好生活与共产主义”为题,他认为一方面,在中国共产党这一视角的统摄下,公平正义、美好生活与共产主义三者之间具有“一致性”,这种“一致性”主要体现为破除私有制,追求共同富裕。另一方面,三者之间也存在差异性与关联性,表现为“公平正义是美好生活的一个必要不充分条件”、“美好生活的界定具有历史性,美好生活的包容性和弹性要大于共产主义”、“当公平正义理解为利益协调、制度安排时,公平正义与共产主义之间不存在一致性”等方面。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21世纪的马克思主义,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广西大学特聘教授吴家庆教授以“习近平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原创性贡献”为题,从“创造性揭示了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发展的客观规律”、“创造性阐明了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发展的新的历史坐标”、“创造性论述了我国由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将迈向社会主义新阶段的历史必然性”三个角度阐释习近平总书记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原创性贡献。新发展格局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的重要内容,“坚持系统观念”是“十四五”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必须遵循的五项原则之一。吉林大学党委副书记、中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首席专家韩喜平教授以“运用系统的观念把握推动新发展格局”为主题,他认为新发展格局是一项环环相扣的系统性工程,应从“深刻理解国民经济系统的复杂性”“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相结合”、“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坚持风险意识”四个方面理解系统观念,把握构建新发展格局,才能推进中国经济的健康高质量发展。
三、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实践探索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指出:“我们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动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协调发展,创造了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是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形成的,是中国共产党在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过程中创造出来的,打破了西方现代化模式长期占据主导地位的格局,坚持走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对于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实现意义重大。
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胡大平教授以“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文明内涵”为题,从三个不同维度阐释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文明内涵: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维度看,中国是以文化认同为基础的共同体,在现代化历程中,通过持续不断的奋斗与创新,中华民族扭转19世纪中叶的落后局面,再次占据文明的制高点;从社会主义发展的维度看,中国选择了社会主义制度并赋予了其独特的民族内涵,对于中国现代化发展不能直接以西方的话语体系来衡量;从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维度看,中国的崛起并非一般意义上后发国家的崛起,当不可能完全回避世界难题和困境时,必须深度思考中华文明的内在活力和社会主义制度的优势。
华中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中国人文社科最具影响力青年学者董慧以“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文明意蕴”为题,立足于唯物史观,从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是“以马克思主义为引领,实现了社会主义文明中国式的建构”、“具有深厚的中华文化底蕴,实现了人类文明创新”、“以全人类共同价值为遵循,以文明包容引领人类文明走向美好的未来”三个角度对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文明意蕴进行深刻解读。
北京大学中国文化发展研究中心主任、中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首席专家孙熙国教授以“从人类文明形态的伟大创造与世界意义”为题,认为中国共产党在现代化道路中创造的人类文明新形态是基于马克思主义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理论,同时植根于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伟大实践,内嵌了中华文明的基因,对于解决中国问题具有指导意义。他以“人类文明的历史进程与现实困境”为论题引论,进而表示人类文明新形态是“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问题”、“‘五位一体’整体推进的文明”、“人和社会和谐统一的文明”、“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文明”“占领真理和道义制高点的文明”。
复旦大学哲学学院邹诗鹏教授就“中国共产党多民族国家现代建构的探索”为题,中国共产党及新中国立足于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有关多民族国家及其中华民族共同体建构的思想,批判性地参考西方有关国家民族建构的历史经验,在继承自在的中华民族共同体传统基础上,持续推进了自觉、自为的现代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建构。他还强调,中华民族共同体是海内外中华儿女的总和,在全球化时代,国家民族的积极建构不是封闭的而是开放的,其不仅使得具有本国国籍的国民增强爱国主义及其国家认同,也应该促使他国国籍的海外同胞侨胞增益对祖国的认同。
(论坛现场)
暨南大学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夏泉研究员作会议总结,他认为此次会议学术层次高、贴合时代发展、视角新颖,是一场丰富的思想盛宴。他强调马克思主义不是教条,作为行动指南必须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必须中国化、本土化才能够落地生根、深入人心,只有始终保持对理论的敏感性和实践探索性,才能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事业中发挥学者价值,贡献学界的智慧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