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机融合——2021年“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中国”全国学术研讨会议综述

发布时间:2021-11-03 发布单位:马克思主义学院

1023日,“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中国”全国学术研讨会在暨南大学召开。来自中央党校、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复旦大学等全国各地30多所高校和相关单位的300余名专家学者通过“线上+线下”的形式参会。

1.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融通

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重大命题,为新时代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指明了方向和路径。这一重要论述深刻揭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个“相结合”的科学内涵,充分彰显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重要地位。马克思主义是党的灵魂和旗帜,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和基因,二者存在互融互通性,与会学者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在联系进行了探讨。

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原党组成员、教务长李道湘从方法论的视角阐述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问题。一是援引方克立先生的“马学为魂,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理论体系,阐释其“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坚持民族文化的主体性”、“外来文化的吸取和应用”深层内涵。二是援引中央统战部副部长、国务院侨务办公室主任潘岳的“从统一战线制度创新看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传统文化的融合”的实践案例,分析中国特色政党制度、中国特色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中国特色的“一国两制”是如何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机结合的。广州应用科技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牛春梅提出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准确把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要厘清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与糟粕,注重传统文化内涵价值的重赋;要创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教育内容和宣传形式,增强情感和价值认同;要在实践基础上推进二者融合,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

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诸多契合之处。中央党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陈曙光围绕“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大背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为什么‘活得’最好?”“为什么马克思主义能够扎根中国?”以及“为什么马克思主义在欧洲‘活得’不好?”四个核心问题,结合现实维度阐明了“两个结合”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迸发强大生命力的关键因素,也正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神与马克思主义精神的相融使得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得到蓬勃发展。暨南大学法学院/知识产权学院院长徐瑄认为,百年前中华民族选择马克思主义有更深刻的传统文化根源,即马克思主义作为一种智慧类型与中华民族传统智慧类型具有同构性,马克思主义用现代理性精神“硬化”了中华民族的智慧心理。华北水利水电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李心记阐释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合发展的三重内在逻辑:马克思主义在发展进程中需要充分考虑民族地区的具体实际和传统文化基础,还需要取得具体的民族形式并形成一定的民族特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着关注现实社会和实现现代性的精神基因;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价值和功能上展现出高度契合的哲学意蕴。

2.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传承

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传承离不开共产党的融合自觉意识,中国共产党是马克思主义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践行者、弘扬者。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周良书围绕“中国共产党认识传统文化的发展进程”“中国共产党汲取传统文化的方式”“中国共产党对传统文化转型的重要贡献”“传统文化与中国共产党经典文献的形成与发展”“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中国共产党开展和培养传统文化的经验”六个方面深刻讨论了中国共产党对中国传统文化资源的开发和应用。他认为对历史经验总结要进行分层次处理,一方面要总结历史性经验,避免将历史事实简单化,甚至陷入历史宿命论;另一方面要总结永久性经验,挖掘中国传统文化对现实的特殊意义。

精神的力量是无穷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历史沉淀下来的宝贵精神财富。天津医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郭卫华认为,中国情理主义道德哲学传统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内容之一,其包含的克己精神、仁爱精神、通情达理、有情有义的道德人格等基本精神在处理身心关系、人我关系、天人关系等方面都具有超越时代的价值,对其进行创新发展对于新时代增强文化自信、建设文化强国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首次阐述了伟大建党精神,并号召全党同志要把伟大建党精神继承下去、发扬光大!复旦大学党建研究院院长刘红凛教授表示,伟大建党精神是在建党过程中形成的早期共产党人探索救亡图存之道,是把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与中国实践相结合、在筹建创建中国共产党的过程中迸发出来的精气神,并非单纯的概念演绎和理论演绎。从内容结构上体现了“坚持真理、坚守理想的元气和志气”、“践行初心、担当使命的底气和义气”、“不怕牺牲、英勇斗争的血气和勇气”以及“对党忠诚、不负人民的骨气和正气”;从理论逻辑上体现了马克思主义政党的理论与实践逻辑、中国共产党救亡图存的使命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有机结合,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格和政治品格、中国共产党的民主责任和精神品格的有机统一。广东药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刘小龙从理论、历史、实践三重逻辑阐释了中国正是在马克思主义与伟大建党精神正确指引下,才一步步赢得历史主动,不仅深刻地改变中华民族的命运,也筑立了巍然耸立的民族精神大厦,创造了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和人类文明新形态。

华南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张国启认为自我革命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伟大建党精神在实践中呈现的基本样态,表达了中国共产党开展政党建设的精神气质,构成了新时代中国共产党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的基本表达方式,蕴含着坚持人民至上的价值理念。暨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王培林对抗大精神做出全新解读,指出抗大精神的当代意义在于更好认清形势、坚定必胜信念、建设世界一流军队和培育“红色企业家”队伍。

3.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实践创新

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就是要用马克思主义的真理力量不断回应和解答中国现代化建设中的实际问题。与会专家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双创”发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高校思政课建设等时代话题展开讨论。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强调,做好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要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党的民族工作的主线。中国人民大学心理学系教授张积家从心理学角度提出中华民族共同体认同的心理层次由个体意识、民族意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四个意识层次构成的论断,认为中华民族共同体认同形成的过程中会受到“年龄”“个体心理差异”等个体因素和“群体规模与群体地位”“感知相似性与相对原型”“群际接触”等群体因素的影响。中央社会主义学院统战理论教研部副主任、暨南大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基地研究员沈桂萍围绕“中华民族共同体理论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结晶”的主题,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提出的民族演变的‘两个历史趋势论’”和“‘交往交流交融’理论是马克思主义民族观的中国化”的角度阐述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主要内容,强调中华民族历史演变观是马克思主义民族观的产物,马克思主义民族观扎根中华文化沃土,与大一统的天下观具有内在契合性,对中国共产党形成中华民族共同体理论有根本的指导作用。仲恺农业工程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叶芳认为现代意义上的国家认同包含承认、归属、自觉三个递进的认同层次。自觉是在政治和文化的承认和归属基础上的升华,是一种自信的国民心理状态和现代民族国家孜孜以求的社会认同形态。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坚持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重庆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徐茂华强调在坚定文化自信的道路上,要以守正历史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根基,融会贯通人类一切优秀的文化,坚持不断创新、与时俱进的文化理念。广州市委党校哲学与文化教研部教授霍秀媚提出要以文化自信推进新时代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保障社会主义的文化安全,通过“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管理权、话语权”、“积极构建意识形态工作的责任体系”、“创新意识形态理论体系和工作手段”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郑州轻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杨晓以“精神哲学视阈下民族复兴的伦理基础”为题,强调要将民族复兴落实在伦理基础上,要突破西方中心主义民族概念范式,用伦理重塑民族,让民族回归自身精神家园;同时中国传统道德伦理需要扬弃既有的经学传统范式,突破自身语境。

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双创”方针的施行,是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主要途径。广东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揭晓认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认同要通过文化发挥其价值创造、精神生产、心理影响的作用来实现,并指出要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双创”工作,将已有的文化资源转化成自发产生吸引力的文化资源。广东警官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卢文忠以史为证,提出要从“对文化创新的内在推动”、“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发展”、“对西方文化的学习借鉴”、“对文化思潮的应对掌控”、“对文化自信的坚定树立”五个层面开展中国文化的创新发展工作。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发展具有引领价值。暨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江传月认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对当前部分国人对“传统文化自负”及“传统文化自卑”倾向的纠正,要通过“提高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理性认知”、“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网络传播工程”、“营造礼敬中华优秀传统的社会文化氛围”等多维路径来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信。

带领人民创造幸福生活,是中国共产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中山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张浩基于比较视野从“人民性:实现了对西方以资本为中心的现代化道路的全方位的超越”、“时代性:实现了对苏联模式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的历史性突破”、“自主性:实现了对后发国家现代化道路依附性发展的根本性教育”三个角度探讨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的优越性。汕头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成海鹰援引美国学者英格尔哈特关于物质主义价值观向后物质主义价值观转换的观点,认为中国社会的发展为后物质主义价值观的传播、发展提供了基础,而后物质主义价值观在一定程度充实了美好生活理论,为理解和阐释美好生活提供新的理论工具,也为人们向美好生活的更大可能性迈进提供了理论支撑。要牢牢把握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必须抓住人民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深圳技术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孟达基于新制度经济学的理论分析及中国传统价值观测量作用于居民养老的实证研究证明,要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观念精髓推动养老产品文化内涵的开发,用传统文化的价值观念引领家庭养老和社会养老良性互动、相融共生、行稳致远。

中国共产党历来高度重视思政课建设,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将习近平关于“两个结合”的重要论述精神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是培育时代新人的需要,也是增强思政课教学吸引力和亲和力的重要途径。广西中医药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郭彩星指出思政课教师应加强“两个结合”的理论学习和研究阐释,为思政课教学提供强有力的学理支撑;要促进这一理论体系向教材体系转化、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转化,及时地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武装大学生头脑。广州城建职业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谭德礼认为实现“双高”建设计划,要坚持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相呼应、线上与线下相衔接、远程与本地相结合、历史与现实相统一的有效路径,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到高职思政课中,真正发挥出思政课在“双高”建设中立德树人的关键作用。

学术研究杂志社副主编罗苹从“本真精神与当代价值”“逻辑体系与基础问题”“研究方法与解读模式”“历史对比与当代汇通”四个多维向度总结了马克思主义研究中的重要问题。强调马克思主义研究一方面不能闭关自守,理论创新要面向时代、面向实践;另一方面切忌急功近利,既要深入研究马克思主义的文本理论,也要面向人类文明的守护。


此次会议由暨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学术研究杂志社、《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编辑部和教育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创新发展中心联合主办。与会学者结合当代中国的发展实际深入探讨,为厘清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关系,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有机融合以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提供多视角、多维度的探索空间。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文字|陈联俊 温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