暨南大学 新华网思政教育协同发展中心签约揭牌仪式暨“高校思政课守正创新、协同育人”学术研讨会成功举办

发布时间:2020-10-26 发布单位:马克思主义学院

 

图 | 暨南大学  新华网思政教育协同发展中心签约揭牌仪式暨“高校思政课守正创新、协同育人”学术研讨会活动现场

  

    2020年10月24日,正值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暨南大学两周年之际,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暨南大学重要讲话精神,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暨南大学 新华网思政教育协同发展中心签约揭牌仪式”暨“高校思政课守正创新、协同育人”学术研讨会在暨南大学石牌校区校友楼4楼会议室隆重举办。本次会议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形式,由暨南大学、新华网主办,马克思主义学院和广东省高校思政课区域协同创新中心(暨南大学)协办。来自教育部、广东省教育厅、新华网的领导和来自华南师范大学、广州中医药大学、仲恺农业工程学院等高校的80余名专家学者参会。广东省教育厅思想政治工作与宣传处处长倪熙,暨南大学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研究员夏泉,新华网总裁助理姚予疆等出席签约揭牌仪式,签约揭牌仪式由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程京武教授主持。

  

  

    倪熙处长在致辞中强调,思政课是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主渠道,新时代高校思政课建设工作意义重大,要发挥好思政课协同创新中心的主体作用,切实落实三个“创新”,在学术支撑力,教育影响力、协同创新力等维度开拓进取,结出越来越丰硕的成果。夏泉副书记表示,“暨南大学 新华网思政教育协同发展中心”的签约揭牌,是暨南大学思想政治教育事业发展历程中的一个重要里程碑,高校理论与新闻舆论的协同创新,对于增强思政教育的社会影响力和渗透力,激发社会正能量具有深远意义。姚予疆先生在致辞中表示,希望通过暨南大学和新华网双方的合作,切实推动思政教育贯穿于教育教学全过程,加快推进知识传授、理想信念教育、学术能力培养、社会责任培育等多向度延伸,进一步深化暨南大学在课程思政领域的战略布局,推进暨南大学思政教育向专业化、科学化、体系化发展。

  

  

    签约揭牌仪式开始,夏泉副书记与姚予疆先生进行签约,与会领导专家共同为“暨南大学 新华网思政教育协同发展中心”和“广东省高校思政课区域协同创新中心(暨南大学)”揭牌。此次思政教育协同发展中心和广东省高校思政课区域协同创新中心的成立,是我校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暨南大学重要讲话精神的具体举措,是在课程思政建设维度的积极探索,旨在促进区域协同创新发展,自觉弘扬主旋律,将高校理论与新闻舆论相结合,守正创新,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好声音,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播到五洲四海。签约揭牌仪式后,学校领导为思想政治理论课兼职教师颁发聘书并合影留念。

  

图|签约揭牌仪式


  

图|新华网 暨南大学思政教育协同发展中心揭牌


  

图|广东省高校思政课区域协同创新中心(暨南大学)揭牌

  

图|暨南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兼职教师敦聘仪式

图|暨南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兼职教师敦聘仪式
    

    随后,以“高校思政课守正创新、协同育人”为主题的学术研讨会正式展开,教育部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发展研究中心主任王炳林教授、华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陈金龙教授、暨南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华侨华人研究院副院长鞠海龙教授进行主旨发言。会议由暨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田明教授主持。

    王炳林教授围绕“‘四史’教育进思政课”为主题展开分析,强调“四史”是一个整体,要深入把握其本质,把历史有机融入课堂,加强对相关知识的研究,促进思政课再上新台阶。

    陈金龙教授围绕“思政教学与科研协同”展开论述,提出高校思政课教师要因时而进,因势而新,注重教学能力与科研能力的协同培养,运用科研成果来提升教学效果。

    鞠海龙教授围绕“思政入专业课”为主题展开讨论,指出“思政入专业课”是一个把思政精核分类、按需融入专业课的过程,要达到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的协同需要从意识形态建设高度来考察课程思政的建设途径,破解专业教学的盲点。

  

    最后,暨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魏传光教授总结发言。他表示,思政课创新的前提是“守正”,希望学界同仁在思政课教学中将守正与创新有机结合起来,走出一条“理论为王”的创新之路。

    专家学者一行还参观了暨南大学校史展览、办学成果展示。

  

图|参会领导及学者合影
    

    近年来,在上级有关部门与各兄弟院校专家、学者的大力支持下,马克思主义学院立足暨南大学“名校+侨校”的建设目标,取得了一定成果,引起了社会关注,实现跨越式发展。暨南大学将继续深化课程思政建设,为培养有担当的社会主义建设者与接班人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