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文化:夯实民族复兴的坚强基石”学术研讨会成功举办

发布时间:2019-06-19 发布单位:马克思主义学院

613日下午,“思想引领未来——广州学习沙龙系列活动”第二十八场“新文化:夯实民族复兴的坚强基石”学术研讨会在广州市社科联第三会议室成功举办,该活动由广州市委宣传部、广州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主办,暨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承办。广州市社科联副主席谭晓红、中共广州市委党校常务副校长(广州行政学院常务副院长)孟源北、广州市社会科学院党组副书记朱明宏、广东外语外贸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谢迪斌教授、华南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张国启教授、暨南大学党委宣传部部长麦尚文、暨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程京武教授、暨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陈联俊教授、暨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陶季邑教授以及马克思主义学院研究生等30余人参加研讨会,会议由程京武主持。

 

谭晓红对各位领导专家及同学的到来表示热烈地欢迎。她指出,文化的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兴文化是新时代宣传工作的重要使命。她希望与会专家学者围绕会议主题展开深入研讨,提供兴文化的新思路、新对策,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思想保证、精神力量、道德滋养,为推动新时代开创宣传思想工作新局面提供理论支撑、智力支持,并预祝研讨会成功举办。

 

孟源北围绕“在红色文化洗礼中汲取民族复兴的精神力量”,从信仰、自信、行动三个层面阐明红色文化在新时代的意义和价值。他认为要在精神家园中吸吮信仰,通过重返历史现场来滋养初心,深入历史细节体味初心;不忘初心,就是对共产党人信仰的固本复原,是不断增强共产党人的党性修养。要在历史回望中坚定自信,回望历史就是回归初心,回归初心就是珍惜现在、开创未来。只有这样才能不负人民重托,无愧历史选择。要在战略上保持定力、战术上精准发力、政治上全面给力,传承红色基因,强化担当作为,建设好、守护好共产党人的精神家园。

 

朱明宏以“传承历史、面向未来,繁荣发展三类文化”为题,从举旗帜、聚民心、兴文化、育新人、展形象的角度进行了论述。他认为,举旗帜就是为了聚民心,团结人民就需要通过文化创作、文化展示来引领人们思想、培育革命后代。举旗帜就是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旗帜,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就是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聚民心就是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引领人民,使其受到教育、得到提升,丰富人民的精神境界;兴文化就是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发展和繁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创作更多的、更优秀的文化作品;育新人就是要文以载道、以文化人,培养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提升全民文化素质,改善人民的精神面貌;展形象就是要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使中华文化更有影响力和感召力。

 

谢迪斌从文化自信的发生机制、演进逻辑两个方面对“文化自信的心理建构”进行了阐述。他认为文化自信是一种心理状态,最后外化为日常的行动。在此过程中意识、潜意识、无意识分别表征人在树立文化自信时的自觉、自为、自在的状态,通过对过去历史的记忆、现实存在的认同、未来发展的期待来建构人的文化自信,因此要反对历史虚无主义,加强对历史的认知,注重对现实的引导,用“中国梦”关照未来发展。

 

张国启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道路、面对的问题、发展的思路来阐释“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逻辑和价值认同”。他认为要首先把握兴文化所面临的社会现实,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梳理文化发展的历史逻辑,坚持人民为主体的建设逻辑,丰富文化的话语逻辑,运用文化的实践逻辑。在我国文化建设的过程中存在着浮躁的现象、历史虚无主义的倾向的问题,兴文化就是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要与文化发展目标相适应,要与社会主义文化事业想承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麦尚文以暨南大学的做法和实践为例,对“中华文化传承传播:大学的使命与实践”进行了说明。他认为以文化育人为核心、以文化创新为突破、以育新人建构文化影响力是大学在兴文化方面的使命所在。暨南大学坚持以中华文化为主线来实现融合育人,将中华文化置于校园多元文化的中心地位,将中华文化教育作为弘扬民族精神、增强文化自信的重要手段,宏教泽而系侨情,通过多种形式的文化教育,不断完善学生的修养,增强他们的文化自信。

 

陈联俊立足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提出要创新文化的价值内涵,构建大湾区高质量发展的创新文化基础环境,运用差异性精准投入机制、创新人才机制、常态化协同创新机制,来构建大湾区文化。王高贺结合习近平总书记在亚洲文明对话大会上的讲话精神,从国家层面审视文化建设。他认为文明对话是亚洲先辈交往的重要方式,文明对话是亚洲国家破解现实难题的迫切需要,是亚洲人民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必然选择。史怀刚以中国思维方式为例出发,阐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当代困境视角。他通过对李约瑟、杨振宁及国外科研机构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相关叙述,总结出传统文化在当代主要面临内容、方法论、价值三重困境。任彩红结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精神,她提出兴文化要具备辩证思维、兴传统优秀文化,要坚守底线思维、兴文化创作创新,要增强认同思维、兴公共文化服务,要激发创新思维、兴文化产业发展。何小勇围绕“兴文化”的机遇和挑战进行了论述。他认为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的特别重视民族复兴的内在要求、新时代人民的精神需要是“兴文化”的重要机遇,但是也面临着“纵向代际”与“横向传播”的挑战、“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的挑战、“揭露”与“批判”的尺度把握的挑战、核心价值观“解读”和“落地”的挑战等。马克思主义学院学生代表许嘉林、李隆川就相关问题向现场专家进行了提问,王静副教授、任美慧博士分别作了回应。

 

IMG_0083_看图王

 

最后,程京武认为在座专家学者围绕“兴文化:夯实民族复兴的坚强基石”的主题进行了广泛、深刻的讨论,使大家对“兴文化”形成了全面的认识,对于今后的文化建设提供了有益参考。宣政对会议进行了总结。他首先感谢暨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对此次会议付出的努力,他认为此次研讨会的主题意义深刻,有很大价值,各位专家学者对民族复兴与文化建设的内在关系进行了生动而深刻的诠释,他希望各位学者在学术的浩瀚海洋中不断探索和实践,为文化建设、社会发展提供更多的意见和建议。